close

2-1.jpg 

天龍國門戶之稱的台北車站,從清朝台灣建省、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以來
雖然位置差不多都是在淡水河東岸附近,但也經過了好幾次次的變遷
由於筆者還挺年輕的(真是自誇不臉紅啊!),經歷過的台北車站也就只有披薩屋一座而已
當年念大學的時候很無聊的翻了翻書,把台北車站的變遷稍微整理了一下
(第一張的台北車站照片是當年Google到的,下圖就是本人的小畫家創作了)


map.jpg 


劉銘傳時期完成了基隆到新竹間的鐵路,台北車站位於台北城北邊大稻埕南邊的郊野之地
火車的 路線是從 基隆-八堵-水返腳(汐止)-南港-錫口(松山)-台北(大稻程)-台北橋-三重埔到新竹.
當時民眾因為仍對火車抱持畏懼的心理,所以火車刻意避開當時漢人主要的居住區域.
這個車站就是第一代的台北車站 

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台北車站興建時,台台灣已經進入的日治時期
1901年日本人修改了台北到新竹間的路線
由台北站南下經艋舺(萬華),枋橋(板橋),鶯歌,桃園再到新竹這也是今天鐵路所走的路線
位於大稻程的台北車站也遷移到台北城北邊,府中街與府後街之間
正式名稱為"台北停車場",即為第二代的台北火車站,這棟建築屬於西洋是文藝復興古典式建築
1-1.jpg
(圖片摘自維基百科)

日本統治台灣時期進行了一連串的"市街改正計畫",
包括拆除了台北城的四面城牆,也就是今天的忠孝西路,中華路,中山南路以及愛國西路
在車站前也興建了廣場和鐵道旅館(今天新光三越站前店附近)
DSCF6908.JPG  

1915年興建了博物館,連接車站和博物館正門的路即為館前路
這是日本人慣用的手法,確立火車站最為門戶的空間效果
同樣情形在新竹車站和台中車站都可以發現.
 
1923年為了方便大稻程的旅客,在今天的承德路口設置了後站出口
但台北後站跟許多台鐵老車站的命運一樣,都給無名火燒了
2-3.jpg 
(本圖為當年Google到的照片,來源不可考)

1938年,第二代車站拆除,第三代車站為鋼筋混凝土的結構,四方形對稱的站房
屬於折衷主義式風格的建築,於1941年正式完工,面積達3926.7平方公尺,造價610萬日圓
並在樺山町設置貨物起卸中心,扇型車庫以及台北機廠.
2-4.jpg
(圖片摘自維基百科)

戰後中國政府接收了日本人建設的一切鐵道設施
所有權不過是從日本資本家移轉到中國資本家罷了,因此改變並不大

問題的發生是在60年代之後,因國民政府南工北商的政策,使台灣的人口大量北移
前站附近因餐飲店,交通轉乘區和各種補習班林立,後站是批發業和旅館業的發達
鐵道阻隔便成為了發展的瓶頸,鐵道上的各大陸橋於是產生
從和平西路的西園橋,中華商場滿滿的人行天橋,到忠孝橋,重慶陸橋,中山橋,光華僑到復旦僑即是.
前陣子無意間發現了這個網誌,也介紹了當年的台北車站附近

第三代台北車站的鳥瞰圖(也是當年Google搜尋到的)
2-2.jpg 

由於各種交通的問題,鐵路地下化或高架化變成了鐵路必然的趨勢
而台北因戰略考量的因素選擇了地下化,鐵路局稱之為台北專案
台北新站於1989年落成,於是火車到了台北不再是閃爍的霓虹燈招牌,而是漆黑的隧道了.

新的台北車站位於舊台北車站的東側,就是坐落在原本台北機廠的扇形車庫上,是第四代的台北車站.
談到這座車站,我的腦海就會浮出林強的那首經典名作
「台北、台北、台北車頭到了啦...前頭是現代的台北車頭,我的理想和希望都在這...」
小時候看新聞記者站在忠孝西路的天橋,拍著春節運輸的報導
當時年幼的我都很匪夷所思的想著「這不是車站吧...一點都不像車站...沒有火車...沒有鐵軌...」

不過除了站體的宏偉外,一般專家對他的評價與舊站相比常是弊多於利
因為新站破壞了原本都市計畫的軸線,埋下了日後台北站區交通大亂的主因
市民大道的建立,"站前"和"站後"仍是分隔著
還有今日台北車站的開放空間不足的問題,都是當初規沒有作長遠的規劃所造成的.
DSCF6903.JPG  

現在的台北車站,除了當年的台鐵地下化外,多了偏一邊的淡水線和板南線
近年來又多了高鐵行駛,不久的將來機場捷運也要駛入其中,號稱是「五鐵共構」的車站
但筆者私下認為,號稱五鐵,全部加一加不過8個島式月台,為什麼可以弄得這麼複雜呢?
東京車站二十多個月台(番線)都可以標示的這麼清楚,我們的披薩屋可以進步的空間真的還很多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nje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