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要拉回2002年的夏天 (我的天啊!十年前了,十年之前...我們是朋友...還可以問候.....)
那是個五月天才剛要走紅,高雄連捷運還沒開通,兩岸都還沒直航的年代
那一年值得回憶的事不算多,照片中這台仍然開通的阿里山小火車絕對排得上榜
當時的阿里山小火扯還是直接隸屬林務局、還沒BOT的時代
平日一天只有一往復,票可不是想買就有,要提早很久預定的哩!
豔陽下,我們一行人決定從嘉義火車站走到北門站,得在那兒取票
沿著鐵軌走,旁邊民宅的大門就這樣面對著鐵路,歐多拜也停得很隨興
沿路會經過小火車的客車場、修理廠、廢車場
因為列車已經在月台上等待了,我們還得匆匆拿票付餘額(訂票還得先劃撥的年代...)
也就只能匆匆的拍個一兩張照片就上車去,想當然爾,滿席是也
介紹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吧,阿里山林鐵是日治時期為了開發阿里山林產建設的路線
光復後為林務局所主管及經營,2008年~2010年間曾外包宏都阿里山公司經營
這期間風波不斷,企業沒有社會責任、政府只會拖推的往事不堪回首就不再贅述
如今委外契約終止後,現由嘉義林區管理處收回管理,看來以後會被台鐵接手吧!
阿里山林鐵包含了一條1914年完成,自台鐵嘉義車站(嚴格說是北門)、終點在阿里山車站的主線
還有通往台灣鐵路海拔最高點、觀日出勝地祝山的祝山線,以及通往石猴的眠月線
自八八風災後,目前主線大部分處於停駛的狀態,只有沼平站、阿里山站、神木站有區間車行駛
而眠月線更是在921地震後就斷了,目前為止還尚未修復...........
路線圖(取自悠遊阿里山網站 http://www.gogo-alishan.com/)
車內空間不大加上當年記憶卡還是64MB的年代,所以留存的照片不多
建庄大叔當年帥氣的青春照片@水社寮....
當年火車還是沿線送報紙的交通工具,停站時還會有攤販上車兜售各項食物
本人在小火車上喝台灣啤酒的行為,今天已成絕響......
車過奮起湖,當然要盡個觀光客義務,嗑個便當才是王道
但這個竹片飯盒個人覺得還蠻油膩的就是了....
月台上賣的感覺比較好吃,當年在奮起湖停的可久的哩
不一定要買車上兜售的,上月台買不成問題
來到阿里山,看日出可說是必要的活動之一
凌晨四點半的沼平車站非常的熱鬧
此時男的沒睡醒、女的沒上粧,一整個自然風來著的
祝山線行車約20分鐘,此時人潮洶湧,當年身邊的遊客都還是台灣人
現在上去隔壁都是說京片子的陸客,只能說我們回不去了....
不多說,在這裡等的就是這一刻
這裡眺望遠方山脈,這時感覺台灣真是個寶島而不是鬼島.....
祝山海拔2451公尺,是台灣最高的車站
天亮了,還沒醒的傢伙依舊沒醒
下山後再度來到奮起湖,怎當年舊照一點浪漫的FU都沒有呢?
再度回到奮起湖時,已經是2010年的事了,交通工具變成了自小客車
下午時段的奮起湖一般來說都是霧濛濛的,彷彿置身仙境般
此時的林鐵由宏都公司經營,班次變多了
誰知當年的八八風災後小火車成了絕響
接著奮起湖老街遭到無名大火襲擊,現在去真的是人事全非囉....
不變的只有這隻1910年代美國進口的18噸蒸氣機關車
奮起湖標高1403公尺,車站步行下去就是老街
這個紅到連7-11都開賣的鐵盒便當,好好味唷!
最後,筆者來到了阿里山公路和阿里山鐵路的交會站:十字路
搭公車也可以到,記得是「嘉義縣」公車,跟嘉義市不一樣
依舊得爬坡
是個小巧、可愛、溫馨的社區
十字路車站,2010年此時的車站還是有鐵路通過的喔
海拔為1534公尺,林務局年代的鐵牌其實比較有FU
建築很有日治時代的感覺
民宅沿鐵道而建,與十分車站有幾分神似
整理的不錯,但沒啥遊客
很適合想放鬆發呆的旅人前往
有心的話,直直走就是奮起湖方向了
話說,人要活在當下,很多東西一旦走了就不會再回來
連阿里山鐵路都變絕響了,誰知道哪天我們偉大的政府又會毀了什麼文物風景呢?